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

三十三觀音之三十二: 持蓮觀音

三十三觀音之三十二: 持蓮觀音

































三十三觀音之三十二

 

〈持蓮觀音〉

 

 

1

 

 

   〝持蓮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之中位列第三十二尊。〝應身相〞為持蓮觀音的〝化身相〞有說是〝童男童女身〞的示現,亦有說是〈大蟒蛇神〉〝摩睺羅迦身〞的示現。「持蓮觀音」顧名思義即是手持蓮華〈蓮花〉的觀音。

 

2

 

觀世音菩薩以蓮華為本誓象徵,以未開蓮華或已開蓮華為持物,亦稱「蓮華手菩薩」。觀音無論或坐或立都以蓮華為台,因此觀音與蓮華有著特殊的因緣。持蓮觀音因手持蓮花而得名。蓮花淑世芬芳,出汙泥而不染,佛教常以蓮花比喻為佛菩薩或佛法。

 

3

 

    根據《普陀山志》所載,五代梁貞明二年,日本僧人慧諤和尚前來中國五台山朝聖,不問自請了一尊觀音打算帶回日本膜拜。不料,當船開到舟山群島附近時,海上忽然興起陣陣波浪,如朵朵大蓮花似的海浪(因此有蓮華洋之稱),擋住了船的回程去路。

 

    後來慧諤將觀音法相就地留下,並許願;讓船上的人順利回日本,而他自己願意留在當地弘法,船隻果然順利離開普陀山,並安全的回到日本。從此慧諤所主持的觀音庵被稱為「不肯去觀音院」(有著觀世音菩薩不願意去日本之意),相信這故事大家並不陌生。

 

    據說當時這艘船在蓮華洋打轉時,有當地居民傳說,當時見到觀音菩薩曾在普陀山的白華絕頂顯現,並現手持蓮花的金身法相,當船停靠岸邊時,手持蓮花的觀音也跟著消失了,後人又稱這是持蓮觀音的顯化。

 

4

 

    末學也曾聽過一位密教上師說過,這尊不肯去觀音還有著另外一個說法。他說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而觀世音菩薩在五台山修行功德圓滿,準備離開五台山開始行願。於是觀音菩薩利用日本僧人慧諤和尚,前來中國的五台山朝聖之時,善巧方便讓慧諤和尚,順利的不問自請而將祂的金身偷偷帶離開五台山。

 

    觀音菩薩知道慧諤回程日本的路上,必將行經普陀山再由舟山島出海回日本,於是就隨著這個因緣來到了普陀山,並且留在此地不肯離去,不但讓慧諤帶不走祂的金身,同時也攝心將慧諤留下來為祂開闢道場行願。因此又有「天下觀音出五台」的說法,普陀山觀音道場從此揚名海外各地。

 

    這位上師表示,其實這尊觀音要離開五台山,自立山頭開始行願,這冥冥之中似乎早已將此因緣安排好了。當然,這個說法是這位密教上師所言,此話並沒有任何的文獻根據,不過從因緣的角度來思考,這些說法聽起來還似乎有點道理。

 

5

 

    持蓮觀音法相為手持一蓮花,或坐或立於蓮臺或蓮葉上,其相貌多為容貌姣好的少女形象。該法相多為立於蓮座或荷葉之上,雙手捧持或單手持一莖蓮花。   

 

持蓮觀音,持一莖之蓮,立荷葉上,表三十三身中之童男童女身。其源於觀音菩薩教化紅孩兒時的應化身,《西游記》中有記載。《妙法蓮花經》在梵語中稱為“聖得路瑪•芬陀利華•斯陀拉”,聖得路瑪是“正確的教誨”的意思,斯陀拉意為經典。中間的“芬陀利華”漢語中翻譯為“大白蓮花 ”。持蓮觀音配童男、童女身。將純真的少男少女比喻為蓮花之花蕾,可感受到懷著純淨菩提心的持蓮觀音期待花兒盛開之心願。

 

6

    末學創作的持蓮觀音法相,為單手托持一莖含苞待放的蓮花,另一手則結施法印。由於一般常見的觀音法相,都是或坐或立於蓮臺上,立於蓮葉上的觀音法相,除了不二觀音以外,似乎少見其他觀音法相立於蓮葉上,因此末學創作持蓮觀音法相,手持蓮花立於蓮葉上,主要是要締造一個有花又有葉的組合。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