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8日 星期三

觀音法門常見的四種經文

以下簡介觀音法門常見的四種經文,文字摘選自 《人生雜誌266期》並修訂之,行者若能以其一乃至數種為修行定課,孜孜不輟,必有受益。

在「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中提到觀音法門涵蓋兩個重要的心要,就是自利與利他。往內,圓修智慧、淨覺解脫,即自利;向外,普門示現,悲濟救拔,即利他。書中提到七種法門,分別為《楞嚴經》的耳根圓通法門、《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法門、《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持名法門、〈六字大明咒〉、〈白衣大士神咒〉、《延命十句觀音經》、《大悲心陀羅尼經》的〈大悲咒〉修持法,而最常見與受人修持的是「心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悲咒」與「白衣大士神咒」。以下分別簡述。


《心經》:雖然僅有二百六十字,卻涵蓋了從基礎至深湛的修持,觀自在即觀世音菩薩,告訴世人解脫之道,便是「五蘊皆空」,也是貫穿整部經典的精神。《心經》論及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六塵 (色、聲、香、味、觸、法)、六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交織成了每個人的生命與生活,但從「五蘊」的角度,生命是空的,是依不斷的因緣組合而缺乏自性的存在。《心經》涵蓋了各種次第的修行要訣,是一部非常精簡、實用的經典,在日常生活中皆可應用,所以受到民眾的喜愛,也成了寺院早晚課的定課。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屬於《法華經》之第二十五品。內容是無盡意菩薩向佛請問,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而名觀世音。佛解說觀世音菩薩的威神力,假如眾生有諸煩惱,只要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皆得解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除了佛教徒的虔誠持誦,也深受民間喜愛,因為此品中提到各種世間常會遇到的災難與問題,還有提到求子女,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必可得福德智慧、端正有相之子女,觀世音都會滿足其願望。所以,縱使非佛教徒,一般人也常持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以上資料摘自《聖嚴法師教觀音法門》,法鼓文化,2003出版)。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經句有二大重點,其一為『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意思是受苦的眾生,若有幸聽聞觀世音菩薩聖名,誠心稱誦觀世音菩薩名號,觀世音菩薩就會聽到眾生的呼喊,令受苦眾生得到解脫,將眾生從苦難之中解救出來。這也是念佛持名法門,一心稱誦觀音聖號的經文依據。其二為『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遊諸國土,度脫眾生。』也就是說,觀世音菩薩功德圓滿,為普渡眾生而遍遊天下,所以其應化無方, 法像多樣,而在民間廣為流傳的三十三觀音法像乃至其他的觀音法像,也就是據此經句創作出來並流傳於世間。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最後無盡意菩薩偈句提及『聞名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則再次強調稱誦觀音聖號與觀看禮敬觀音聖像具救拔眾生離苦難的殊勝功德,隨後重複「念彼觀音力」的句型,一共反複12次來提醒眾生念佛(觀音菩薩)的殊勝。由此觀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實為修行觀音法門的磐石基礎,甚為殊妙。


大悲咒:屬於《大悲心陀羅尼經》,此咒為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所說,觀世音菩薩於千光王靜住如來處聽聞傳授。〈大悲咒〉的內容涵蓋了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也包涵了觀世音菩薩以及諸佛菩薩不同的面相、智慧、威德與功德。〈大悲咒〉非常地普遍,也由於它很靈驗,因而被稱為〈大悲神咒〉。據說持此神咒,即使十惡五逆,極惡極重的罪障、業障可以滌淨。而且,有願必滿,無論持咒者祈求什麼,從長壽發財到圓成佛道,都可以滿願,所以〈大悲咒〉一直受到民眾的喜愛與修持,與《心經》不相上下。


〈白衣大士神咒〉:內容是短短的幾句咒語,稱誦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名號。只要寺院、佛堂,或是善書結緣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它的蹤跡。它的起源與流行,皆是危難當頭時,因夜夢僧侶、異人或神靈,告知經文、句偈,囑咐持誦千萬遍,即可消災解厄、逢凶化吉,當作夢人醒後,通常立即謄寫經文,依著指示,一遍遍念誦,果然化災解厄,為感觀世音顯靈,因此又依文謄寫,廣為流傳,民眾也普遍持誦。〈白衣大士神咒〉於夢中所顯現的即是白衣大士,故依此命名、流傳,但也蘊含濃厚的民間信仰色彩。


此咒文見於早期的大陸時代,僅僅於一張紙上,印刷白衣大士像、咒文、六百個小圓圈,以備持誦者每誦二十遍點一圓圈的計數之用。目前則有人參考了〈大悲咒〉持誦法而為之加上了持誦的規則,而謂欲持誦此咒者,宜先在大士像前,沐手焚香、恭敬供養、至誠頂禮,誦畢則發願迴向。凡為正當心願,如求癒病、消災、解厄、求福、求職、求子、求延壽等,均有奇驗。持誦〈白衣大士神咒〉的功能,幾乎全是為了現世的利樂。不過,任何一種法門,不論其層次高下,只要不謗三寶,不違背因果原則,都應受到發揚。而且,一般人信佛學佛的初階,多是從求現世利益及現前幸福開始的,種下善根之後,逐步聽聞佛法。因此,〈白衣大士神咒〉雖近似民間信仰,畢竟仍是佛法中的一個層次。(摘自:聖嚴法師《佛教入門》)


2024年4月8日 星期一

〈白衣大士神咒〉全文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三稱三拜)

南無佛,南無法,南無僧,

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怛垤哆,唵。伽囉伐哆,伽囉伐哆;

伽訶伐哆;囉伽伐哆,囉伽伐哆,娑婆訶。

天羅神,地羅神,人離難,

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

南無摩訶般若波羅蜜。

白衣觀音大士靈感神咒注音:

nā mó fó,nā mó fǎ,nā mó sēng。

nā mó jiù kǔ jiù nàn guān shì yīn pú sà。

dá zhí duō,ōng。qié là fá duō,qié là fá duō;

qié hē fá duō;là qié fá duō,là qié fá duō,suō pó hē

tiān luó shén,dì luó shén,rén lí nàn,

nàn lí shēn,yí qiè zāi yāng huà wéi chén。

nā mó mó hē bō rě bō luó mì。

咒文註解

南無:錄音帶多讀為(nā那)(mo摩),《大悲咒句解》、《密宗秘法.特音》皆讀(nā那)(mō摸)。今人多讀成南(na拿)無(mo摩)。另外,還有全讀去聲的。

怛(da答)垤(zhi直)哆(duō多):“垤”今音為(die迭),這裏不讀今音。

怛垤哆:有的書中也寫作“怛侄他”。

唵:讀(ōng嗡)或讀(ǎn俺)。

伽:讀(qie茄),有的地方讀“斜”。

囉:各地多讀成(la辣),此字與喇通假,喇,古讀(la辣)。

般若:讀音為(bō波;rě惹),這是專有名詞的固定讀音。

欲持誦此咒者,宜先在大士像前,沐手焚香、恭敬供養、至誠頂禮,誦畢發願迴向。

梵文咒音:

怛垤哆 唵 伽囉 伐哆, 伽囉 伐哆; 伽訶伐哆;囉伽伐哆,囉伽伐哆,娑婆訶

tadyatha om khara varta khara varta gaha varta raga varta raga varta svaha

即説咒曰 苦難 轉化 苦難 轉化 繫着 轉化 貪愛 轉化 貪愛 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