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

三十三觀音之十一: 德王觀音

三十三觀音之十一: 德王觀音
     

      〝德王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十一尊。〝應身相〞為德王觀音;〝化身相〞即是〝是梵王身〞。亦有化身相為〝長者身〞之說法!?但查閱文獻卻是梵王身的說法居多,因此暫以梵王身說法為主。依法華經卷七《普門品》曰:「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勝,故稱德王。世所流通之法相為趺坐巖上,左手安置於臍前,右手持楊柳。
         德王觀音寓意:趺坐崖畔,右手持楊柳,左手置於臍前,其德殊勝,故稱德王。象徵福與祿,有保佑眾生福祿雙全之意。

 

 

1

 

    〝德王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十一尊。〝應身相〞為德王觀音的〝化身相〞既是〝是梵王身〞。亦有化身相為〝長者身〞之說法!?但查閱文獻卻是梵王身的說法居多,因此暫以梵王身說法為主。法華經卷七《普門品》曰:「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梵王乃色界之主,其德殊勝,故稱德王。世所流通之法相為趺坐巖上,左手安置於臍前,右手持楊柳。

 

2

 

德王觀音因現梵王身而得名,因此又有「梵王觀音」之稱。《法華》文句提到,大梵天王「從德立名」,因其德行高超,故稱德王。梵王乃色界之王,是指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王。初禪,計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三天。梵眾天是指大梵天中的普通梵民;梵輔天是輔助大梵天的臣佐;梵王就是大梵天的天王。

 

3

 

婆羅門教認為,這個天地是大梵天所創造出來的,祂也是人類的創造者。由此可見基督教的「上帝」,與天主教的「天父」即是指大梵天王。梵王能支配及主宰人類的一切,地位崇高為六道的天道之首。觀世音菩薩知道這類眾生,不是一般身份與境界可以教化度脫,所以就化現大梵天王的身相,度化他們依法修行而獲得究竟解脫。

 

4

 

這幅德王觀音法相,末學以留有小鬍子的「丈夫相」來呈現,主要是引用大乘經典所開示:若『女身』欲轉為『男身』,必須再多修行『五百世』。佛教經典故事常有成佛之際必須轉女成男才能成佛的說法。如法華經有龍女瞬間轉女成男,霎時成佛,直飛自身佛國。而達到最高境界後才能解脫男女相的束縛,如維摩詰經有天女菩薩,現男現女,解脫自在的說法,由此可見「男身」的福報最大。梵王為帝王之身乃色界之主,其福德殊勝,因此末學認為其法相應以丈夫相來呈現較為得體。

 

 

 


德王觀音因現梵王身而得名,因此又有「梵王觀音」之稱。《法華》文句提到,大梵天王「從德立名」,因其德行高超,故稱德王。梵王乃色界之王,是指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王。初禪,計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的三天。梵眾天是指大梵天中的普通梵民;梵輔天是輔助大梵天的臣佐;梵王就是大梵天的天王。

 

婆羅門教認為,這個天地是大梵天所創造出來的,祂也是人類的創造者。由此可見基督教的「上帝」,與天主教的「天父」即是指大梵天王,〈不過我相信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若聽到我這種說法,恐怕還是會嗤之以鼻的否認此說法。〉。梵王能支配及主宰人類的一切,地位崇高為六道的天道之首。觀世音菩薩知道這類眾生,不是一般身份與境界可以教化度脫,所以就化現大梵天王的身相,度化他們依法修行而獲得究竟解脫。


這幅德王觀音法相,末學以留有小鬍子的「丈夫相」來呈現,主要是引用大乘經典所開示:若『女身』欲轉為『男身』,必須再多修行『五百世』。佛教經典故事常有成佛之際必須轉女成男才能成佛的說法。如法華經有龍女瞬間轉女成男,霎時成佛,直飛自身佛國。而達到最高境界後才能解脫男女相的束縛,如維摩詰經有天女菩薩,現男現女,解脫自在的說法,由此可見「男身」的福報最大。梵王為帝王之身乃色界之主,其福德殊勝,因此末學認為其法相應以丈夫相來呈現較為得體。

 

        在此篇文章中,末學想與各位分享末學對於這男女相的看法。末學初接觸佛學之時,也曾經質疑過這「女身與男身相差五百世的修行」之說法,末學一直認為這是性別歧視的語論。因為佛教起源於印度,而印度與中國都屬父權主義的社會,所以性別歧視的問題一直存在。在父權主義的社會裡,男尊女卑的觀念,就是對女性的一種鄙視,這是我一開始對於此說法的看法。

 

不過後來,末學又曾質疑這個看法,我認為殊勝平等性智的佛法,不應該會有這種性別歧視的道裡存在才對。於是再深入去了解其中是否有其他的含義所在,才發現「女人比男人少修五百世」的說法,的確有它的道理存在。其實佛教對此說法並與性別歧視無關,而是性別上的業報問題所在。

 

        業報問題就是男女性別所受之『苦報』的理論。先說女身的苦報:女身不但生理上與男身不同,如每月有『月經』失血或痛經之受苦與不便,並且結婚後,還要負責懷胎、生育、哺育兒女之苦。除此外,如果遇人不淑,甚至要擔負『養兒育女』與『兼挑家計』之苦。

 

        反之,在男身上就沒有這些『苦報』,除此外,其它女性所有的習氣業障,男性也較少有,因此理論說明男身福報較為女身的福報大了許多。這個「五百世」的說法,我是認為有些誇張了,不如形容這只是個方便說吧,無論生理或心理,女性的確有許多修行挑戰要比男性來的多。雖然現今是提倡『女男平等』的民主法治社會,甚至於在歐美社會,更有『女權至上』之現象,可是不可否認的,女身仍較男身有更多之『苦報』依然存在。

        當然,這是末學有感而發的想法,順便提出來與各位共同思惟這個問題。關於這尊德王觀音法相,末學為何將祂以丈夫相來呈現,完全是引經據典的邏輯判斷罷了,絕無性別歧視的意思。不過這個思惟,卻也讓末學發現了一個事實,不知各位有在走道場共修的同參道友們,有沒有發現到一個現象,就是在道場修行的男性修行者,一般都比女性修行者還少。

        我參訪過許多道場,每間道場似乎都是女性多過於男性!每次法會都是陰盛陽衰!女性學佛修道者,大概三倍甚至數倍過於男性!?我想這個原因應該是,女身因吃較多苦而易覺悟修行的重要,故能精進勇猛的修道。而男身者反因福報較大,自信驕傲又加上自尊心強,所以較容易沉迷於聲色犬馬而不知學佛修行。若真如此,男身福報雖大,但也會因為如此性格,而難免來世又再『六道輪迴』的業報。此為,末學奉勸各位男性朋友,我們是否應該多多省思呢。大家共勉了!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